7月17日,天氣不錯,寧波市海曙區高橋鎮高橋村的玉米種植戶周良榮來到田頭,仔細觀察種在田地里的14個品種玉米的性能,并細細比較。粗粗望去,標注斯達49的一大片玉米叢許多葉面枯黃,顯示抗病性能較弱,而旁邊種植的天貴糯932和斯達52等玉米品種,葉面青綠可愛,均顯示較好的抗病性。
周良榮介紹說,他先后投資了400多萬元,承租了180多畝土地,用于搭建大棚并種植玉米、蔬菜等,并全程按照無公害蔬菜流程處置,為了是讓別人買得放心吃得安心。他種植玉米已經有7、8年之久了,一開始他就把農資公司推薦的幾種玉米品種試種在自己的地里,經過對比發現“美玉七號”甜糯可口,顧客反響不錯,銷量非常好。他立即全面推廣種植,在自己承包地里一口氣種了60畝。
如今,玉米上市期間,他在張斌橋菜場、高橋菜場等自家攤位上平均每天可以合計賣出400斤左右,單價可賣到10元多一斤。2018年12月,他經營的寧波市海曙區良榮蔬菜專業合作社被海曙區農業農村局授予“海曙區規范化農民專業合作社”稱號。去年開始,寧波市一家種子公司的工作人員,帶著14個品種的玉米,再次找到周良榮,尋求玉米品種選優試驗田合作。周良榮爽快地答應了,從其他蔬菜地里,騰出好幾畝,試種斯達41、斯達42、金糯685、金糯1607等這14個玉米品種,并一一做好標記,統一管護,統一記錄,定時反饋。經過對比發現,斯達41口感雖然比不上“美玉七號”香甜,但是也差不了太多,產量卻比“美玉七號”高一大截,可以降低價格成本,適合在鄉鎮銷售。他計劃等“美玉七號”收割完畢后,30畝繼續種“美玉七號”,30畝種遴選優勝而出的斯達41。
周良榮開心地說,海曙區農業農村局的專業技術人員經常下來指導,經過科學選育技術,自己嘗到了甜頭,現在每年種植玉米及蔬菜,純收入可達20、30萬元,讓他對科技富農之路充滿信心。